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雷锋网官方博客

我的 Blog博客

阅FM:像电台一样的轻阅读

阅FM阅FM创始人陈泯锦最近在极客公园的北京活动上发表了关于他对电子阅读的一些看法。阅FM目前是一个小众的产品,吸引媒体注意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别致的“电台”概念:电台之所以让人轻松,是因为你打开按钮就可以不用再做任何操作,自然有DJ为你选择内容。

现在的大部分RSS阅读工具基本上都是把内容标签化,让用户自己根据喜好为自己定制想看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个用户都是自己的DJ。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用户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筛选过的内容,但“筛选过”也有一个缺陷:用户看的内容会越来越局限在自己预设的框架里面,阅读面没有办法拓宽。

阅FM就是一款电台化的阅读产品,除了用户喜好,陈泯锦还打算根据时间、场景的不同给用户推荐适合当时当地的文章(这个在下文有详细说明)。创始人陈泯锦之前也是RSS工具的用户,用久了之后开始有疑问:为什么那些工具要抛出一大堆的文章给用户,而且还不断的提示有几条新鲜事、有几篇新闻章没阅读,让人产生一种压迫感?出于对这些压迫感的叛逃,陈泯锦和他的伙伴一开始准备做这个产品时候就把它定位于轻量产品;而5到15分钟能读完的小品文正适合移动阅读的场景,所以阅FM的内容库存里都是一些1000字左右的小品文,多来源于豆瓣等网站。

选择移动阅读作为首发是因为团队成员自己有这个需求:在相对碎片的时间,逃离微博等等太吵闹的信息环境,静静地完整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自己有需求的东西总是比臆想出来的用户需求靠谱。阅FM就这样诞生了,陈泯锦说,现在用户看到的产品只是他们设想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他们有很多关于细节上的东西、体验上的东西要完善。

“天地人” 的文章推送理念

天,就是看用户打开阅FM的那个时间点,清晨和黄昏或是深夜;地,就是场景,用户身处公园、公车、无聊的会议等等;人,就是和其他的RSS一样,用户可以“喜欢”看过的文章,系统算法会匹配类似的文章推荐给用户。比如系统检索到用户在吃饭时间在北京烤鸭店,这时候若打开阅FM,系统会推荐关于“北京烤鸭”的小品文。现阶段技术和人力的原因限制了团队和读者的想象,小编蒙昧地觉得这样的方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应该是很有趣的。

如果只是将文章拆解成一个个的标签再由用户按兴趣重组,这样的方式也许流于粗暴。陈泯锦说,“天地人”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单一逻辑上的推荐,加入了一些人文的、情感的因素。

阅FM

电子阅读和电子化阅读

如果只是把纸质媒体上的东西原模原样搬到电子设备上,这样顶多算是“电子化”的阅读而不是电子阅读。电子阅读有电子阅读的特点,什么样的内容用户会愿意在电子设备上看?陈泯锦举了反例:大部头的典籍不适合,太快餐的让人看到标题就不会看正文的也不适合。电子阅读的第一个特点是平台的通用性,比如苹果的iBook,在平板上看到某一章节之后下次在手机上登录能接着上次读到的地方,这种跨平台和设备的连贯性是电子阅读有别于传统阅读的地方。

电子阅读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2.0”——传统的阅读非常孤独,看到一个精彩的句子或者片段不能马上分享,而电子阅读则可以实现这一点。用更多的反馈、互动来刺激更多的作者从事文字创作工作。“电子阅读能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好的创作被鼓励,留下来;其余的被自然淘汰。我们希望通过读者和作者之的互动来促进创作和阅读的良性循环。”陈泯锦说。

“没想要改变世界,但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多多少少能影响一部分人吧。”

陈泯锦坦言现在能想到的盈利模式就是付费订阅。但因为产品还没有完善,现阶段如何盈利并不是他们首要的考虑。

现在在维持阅FM运作的4、5个人分别都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有全职的工作,平时就在线上交流关于产品的想法,除了阅读,还有一些其他的产品设想。这种不能面对面碰撞观点的交流方式当然是有局限的,小编问阅FM到了什么程度才会离职专心来做?陈泯锦说:“我也不能确切描述到了哪一个‘程度’,总之我们现在就是想办法让用户爱上这个产品,等到每天有固定数量的一群固定的人形成了使用惯性,然后有人愿意投资,我就会全职来做这件事。”

后记:小编之所以想要采访陈泯锦,是因为由于产品本身的BUG(团队正在解决),阅FM在小编FLyme系统上呈现的是一种“只读”模式,打开应用之后小编除了随机地一篇一篇文章往下看之外什么也做不了——但这恰恰是打动小编的地方:看看这一次它会给什么给我看。而采访下来发现阅FM其实还是会考虑用户的喜好,并根据算法进行智能推荐。比起酷云阅读等等好几十人的团队做技术解析的公司,阅FM在算法上并没有优势。因此,小编更希望看到阅FM这种轻量产品在内容上多下功夫。当然,诚如陈泯锦所说,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试错,希望他们尽快找到一条最合适的产品形态。

P.S.:创业路上有什么故事想诉说吗?你为了自己连续几周不眠不休做出的成品兴奋不已,想找人分享吗?找我们就对了。请私信联系@雷锋网@林藠头 或邮件联系jiaotoulynn@gmail.com。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01月 14th, 2013 业界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